学生工作
【云端对话机电人】第64期: 勤谨和缓的不倦良师——赵学增老师
前言:赵学增,1xbet 접속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授、博导,中国计量测试协会“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中国纳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和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优秀硕士论文获得者导师、国家百名做出突出贡献工程硕士获得者导师、省优秀教师、省研究生优秀导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导师。已指导毕业博士生48人(留学生2人),硕士生75人(留学生5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64人。主持完成科研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EI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2021年1月23日,机电学院学生会全体成员视频连线采访了赵学增教授,从对话中了解了一位奋斗在科研与教学第一线的哈工大人的成长历程和奋斗故事,获益匪浅。本文根据赵老师口述内容整理而成。
百年新征程——从工大精神出发
2020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1xbet 접속建校100周年。对于哈工大精神,赵老师认为主要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的扎根东北、爱国奉献和艰苦创业三个方面去理解。扎根东北不仅指哈工大学子扎根黑土地,踏踏实实做学问,更是指哈工大学子毕业后不追求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爱国奉献是指哈工大人的科研方向直指祖国需求,比如从前老一代八百壮士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对海新体制雷达等等。艰苦创业更是其中最能体现哈工大人勤劳朴实这一特点的形容,赵老师提到,如果想让飞机和导弹的制导系统更加精准,灵敏的陀螺仪是必不可少的,工大几位教授率领的几个科研团队历经十几年为国家校准陀螺仪的需求设计出了多种转台,这种解决重大需求、筚路蓝缕的精神恰恰也是哈工大精神的体现。
因材而施教——从做好教育入手
谈到教育教学方面,赵老师说,国内目前的科研环境变得愈来愈好,硕士生、博士生的素质也愈来愈高,在教学的三十余年日子里既带过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学生,也带过奋发有为、勇攀高峰的学生,针对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家庭背景的各位学生自然也应有不同的教育方式。赵老师提倡让学生自己作主,并指出中国学生不缺少逻辑思维和记忆力但缺少创造能力。老师认为作为工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机电系统控制基础等专业知识,更需要学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最终要懂得如何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比如赵老师在自己硕士和博士阶段,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是在实践中得到了历练,增强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为之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确看世界——从留学经历感悟
面对同学们关于海外留学方面的提问,赵老师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合理的意见。在老师看来,以哈工大为例的国内高校相比于欧美高校有几个突出优势:一是哈工大是师承德系、俄系教育模式的院校,工程性很强,所做的事情不仅包括设计,还包括样机制造和最终成品的制造,相当于一个高校做了国外高校加研究所才能做的事情,体现出了很强的统筹能力。二是依托于国内众多人口,硕士生、博士生人数也远超外国,使得项目进行中拥有更好的人力资源,可以让导师放开手脚、一展宏图。但国外高校也有其技术领先、资金雄厚的特点,也是提升能力、放宽视野的好去处。最后赵老师得出结论,各位同学应根据自身经济条件与性格、能力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后记:在采访结束时,赵老师手书赠言:生于盛世 不负年华
采访、主稿:李浩天、赵志豪、陈允乐
主持:薛锦涛
音频录制:张宸嘉、陈允乐